公路貨運量對拉動重卡產品淺析
據中國交通部報導:2010年中國公路里程將達到230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總里程達5.5萬公里,基本通達目前20萬以上城鎮人口的城市,東部地區基本形成高速公路網;二級以上公路總里程達45萬公里,實現大城市間400至500公里當日往返,800至1000公里當日到達;建制村通班車率達90%以上,全面建成“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
2010年,貨運量從2005年的134億噸增加到160億噸;貨車將達到700萬輛。中國公路網里程到2020年至少需增百萬公里,其中對公路網技術結構改造的需求更為旺盛。 預計到2020年,全國公路貨運量將達到200億噸。公路貨運的快速增長是經濟活動活躍的反映,說明我國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經濟基本面恢復良好。
其中運輸行業的重要性是伴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而快速提高,不管是旅客運輸還是貨物運輸的發展與變化都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而在其中公路運輸又成為運輸行業的重中之重。未來十年,物流市場的飛速發展,中國有成為世界上最大物流市場的潛力。
隨著我國高速公路網絡的增長和計重收費在全國各地的全面實施的實施,重型卡車在運輸效益方面的優勢促使行業產品結構向公路貨運車輛大噸位、多軸趨勢方向發展越發明顯,在公路貨運中所承擔的周轉量越來越大,使得這一類車型在公路貨運周轉量中保持領跑地位。同時,車主對于車的要求也向高速重載、輕量化、燃油經濟性強、出勤率高等高端化方向轉變,這就要求物流運輸行業通過提升運輸效率,減輕車身自重,降低單位貨運量的燃油消耗水平等措施來實現理想的盈利水平。
由于工程用車由于一般不上高速公路,所以計重收費政策影響不大,超載超限依然嚴重。因此,國內重卡市場公路用車與非公路用車差異進一步拉大,公路用車逐步向輕量化、高速化、高效化、舒適性等方面發展;而工程用車則繼續保持承載性、可靠性等性能。
重卡作為長途大噸位運輸工具,主要行駛在城際公路特別是高速公路上,高速公路的發展為重卡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高速公路的通車里程與重卡銷量和保有量存在較為明顯的正相關關系。
GDP對重卡市場影響力淺析
據世界銀行日前發布的最新《中國經濟季報》中表示,繼續維持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樂觀態度,預計2010年和201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分別增長9.5%和8.5%。 中國GDP總量2000年超過意大利,2005年、2006年相繼超過法國、英國。中國GDP總量去年為4.4萬億美元,超過德國進入前三甲,今年將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未來的中國會波浪式前進, 2020年GDP總量有可能達到17萬億美元,是美國的2倍。據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網站(www.faz.de)4月9日報道,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將達歐盟總額的一半。
GDP對重型卡車的影響力分析:重型卡車生產資料的屬性,決定了它的需求和GDP的增長率有很強的相關性, GDP增幅每提高1%,則載貨車市場需求將擴大16%,反之亦然。相對于GDP的增長或下降,重卡銷量的擴展或收縮更明顯。如1990~2005年間,商用車Ks=-0.5~3.5;重卡Ks=-4.0~10。(這里的Ks為擴展或收縮系數:Ks=商用車或重卡銷量增長率/GDP增長率)固定資產投資(IFA)與GDP保持同步增長。 歷史數據統計表明,IFA增長率的變化和GDP增長率的變化有明顯的相關性。固定資產投資每增加100億元,相應的貨車需求量就上升1.5萬輛。
中國重型卡車市場銷量與高速公路里程、固定資產投資、GDP等宏觀經濟指標之間具有高度的正相關性,而我國高速公路網絡建設在2020年以前不會停止,“十一五”末6.5萬公里的高速公路對應約100萬輛的重卡年均需求還有待釋放。此外,運力存在重卡重型化、貨運車輛多軸化和重卡替代部分中卡三方面的結構性調整,加上我國重卡年更新量約為20萬輛左右,未來幾年重卡的更新需求將逐漸上升至30萬輛左右的水平,以及運力以10%以上的速度隨貨運量同步增長的因素,支持100萬輛左右的重卡需求。
作為國家基礎建設和公路物流運輸的主要生產資料,重型卡車的年需求量與我國GDP、固定資產投資額和公路里程等宏觀經濟指標具有較高的正相關性,每個“五年計劃”周期內,重卡的銷量都會隨上述經濟指標一起進入新的平臺,行業投資前景非常樂觀。
CPI對重卡市場影響力淺析
數據統計表明,近幾年中國對外貿易發展強勁,增速呈波浪式升高。根據國家宏觀研究部門的預測,未來一段時期內,中國經濟對外貿實際的依存度將繼續提高,意味著對外貿易將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中國進出口貿易的高速發展,將加大運輸需求,對貨車特別是集裝箱牽引車的市場需求有較大的拉動作用。
此外,從歷史數據來看,CPI的變化趨勢和經濟波動有較大的相關性。根據預測,未來十年GDP將有所波動但波動幅度較小,預計經濟將保持溫和的通貨膨脹,CPI保持在3-4%之間。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年提高,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基本穩定,表明城鎮居民的購買力增強,因此,用戶對商用車安全性、舒適性等高性能、高技術的追求目標也在提高,這就是近幾年以來較高配置、較高價位的高端重卡逆市走強的原因。